標籤 蘇迎士 下的所有文章

2015 / 4 / 17

2015, 04, 12, 13, 250, 7

 

作者:晨塵 醫師

 

 

2015, 04, 12, 13, 250, 7

 

 

台灣醫療界含金量最高的課程密碼

 

這組數字不是威力彩開獎號碼,是台灣醫療界含金量最高的課程密碼。在 2015 年 4 月 12 日,13 位講者,250 個聽眾,這是新思惟講堂的第 7 個大型研討會:《跨界》(發稿時間應該還沒開獎,如果真的因此有人簽中頭獎,那就是另類的含金量最高了 XD)

 

說來悲慘,醫療界似乎每下愈況,使得大家都想跨界做些東西,而醫療在健保以及法律的持續禁錮下,似乎越來越像戒嚴,禁忌、管束、僵化的組織,箝制著我們。

 

在上午課程,木容公子在第一現場告訴我們怎麼活下來,建華醫師示範如何降低自己機會成本,專注打造屬於自己的超強核心服務。建行醫師更是用自身創立自費診所的經驗,告訴我們善用自身的優勢,強化差異化,建立不可取代性。(其實台上台下好幾次,建華建行傻傻分不清楚 XD)

 

林煜軒學長與藍弋丰總編,用自身經驗告訴我們在業界如何找到自己的一片天。(plamc 大的投影片好靓,標準「偷了也不知道該怎麼用」 XD)

 

陳志金主任更是用數不盡的梗,在歡笑中告訴我們,該跨過的不是國界,而是限制自己的律誡。

 

這時會覺得世界上最狠的刑罰,莫過於告訴你廁所在哪裡,再給你滿滿的課程讓你無法過去(下次至少給個 Foley 啊)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7

後悔自己沒有盡 200% 的力氣挖寶

 

作者:馬偕醫院 家庭醫學科 徐慶玶 醫師

 

 

後悔自己沒有盡 200% 的力氣挖寶

 

 

後悔自己沒有盡 200% 的力氣挖寶

 

我那天去了新思惟的《跨界》。

 

回家後,超級後悔、超級後悔、超級後悔。我去過很多次新思惟,這是最後悔的一次。後悔不是因為浪費時間,沒有收穫,而是因為,沒有把握住機會,在吃中飯的時候,跟別人一樣,圍住講師,瘋狂發問,榨乾他們。

 

因為有一點點害羞,覺得自己也沒有很強的創業動機,站在那裏聽勇敢走自費路的陳建華,陳建行醫師被狂問,很奇怪。雖然很想問問關於出國工作的事情,但覺得這只是個夢,沒有確實的計畫,去問陳志金醫師,很奇怪。

 

就是這些想太多的心理症頭,讓我回家超級後悔。因為我知道,就算我明年抱著必定再參加的心情,這些超強講者並不一定會出現。是說,蔡校長怎麼這麼厲害,去年已經讓人覺得精銳盡出了,今年一樣各個精彩。明年呢?照這樣下去,明年一定大爆滿。是否考慮舊生優先報名制度?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7

學習無界,才能緊抓機會。

 

作者:成大醫院 骨科部 戴大為 醫師

 

 

學習無界,才能緊抓機會。

 

 

學習無界,何須跨界?

 

在醫療崩壞的年代,新思惟論壇以《跨界》為主題,探討「醫療跨界」、「學習跨界」以及「創業跨界」等議題。在聽完全場 13 位演講者演講後,我認為「跨界」事實上是一個假議題,就如同陳畊仲醫師說的一樣:「不是跨界,而是無界。」

 

無論是從事什麼行業,學習的目標本來就不能僅限於自己的專業項目,而應該擴大自己的視野,廣泛學習,跟進社會脈動,才能在不斷改變的環境中迅速應變以求生存。

 

 

不斷學習,才能把握機會。

 

「機會常常從奇怪的地方跑出來。」蔡校長所言甚是。回想起來,開啟我醫學研究之路的序曲,竟然是醫學生時在醫院廁所遇到骨科的周一鳴醫師(現在的成大骨科主任、教授),他在我隔壁的小便斗小便時,我靈光一閃開口問他:「老師,我可不可以去您的實驗室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地方?」當時並不知道,廁所裡的一句話就決定了我之後的執業科別,當時也沒有想到骨科研究一做就是十幾年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7

精彩的一天

 

作者:台北慈濟醫院 家醫科 沈明昌 醫師

 

 

精彩的一天

 

 

錯過了去年的新思惟論壇,一直覺得可惜。早早就報名了今年的活動,期待這一天的到來。雖然一開始的蔡校長引言,與李紹榕醫師的崩壞跨界,因為交通因素而失之交臂,但絲毫不減一整天活動的精彩!

 

 

策略是一門取捨的藝術

 

陳建華以及陳建行醫師是從白色巨塔之中出走,投入自費市場並經營自身品牌的代表。從他們的分享中可以知道,人一天的時間就只有 24 小時,一輩子也不過幾十年,應該做適時的取捨,找到並且強化自己的不可取代性,才有機會做自己的主人。

 

 

不是跨界,而是無界。

 

隨著時間的進行,每位與會的講者都拿出渾身解數,演講的內容更像是高手過招,精彩萬分。其中,陳畊仲醫師「無界」的說法激起了我心中的漣漪。其實,限制住自己的,正是自己本身啊!找到自己的天命,付出自己的熱情,成就自己的價值,才能有不後悔的人生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3 / 20

[課前問答] 內部創業:急重症加護之科經營經驗

 

作者:蘇迎士 醫師

 

 

suys_SAVD_20150208-344 

 

問:在醫院中進行內部創業中(罕見疾病的骨髓移植),臨床上已有 4 個核心成員互相支持,另一方面也積極和荷蘭、波士頓、西雅圖…… 等專家建立聯繫討論的管道;而學術上也組成撰寫團隊,已有文章開始發表。如何說個好故事,繼續吸引其它人投入這個領域呢?(感染科主治醫師 男 36 歲)

 

答:這個問題,我想用一個比較實際的方式回答,請問,加入您的團隊,是有「名」還是有「利」?

 

這聽起來很市儈,但卻可能是最直接被考慮的問題。

 

就你的問題來看,應該在利潤上是看不到邊的,不過還是先談談利,如果你跟醫院已經談好,你這內部創業是屬於封閉系統,所有個案治療的利益扣除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後是完全屬於你們的,那你可以算算看,再加進一個人,所攤提的照顧成本可以減輕多少,但減少的利益能否由多出一個人的技術增加的收益彌補回來。

 

如果是「名」,你想加入團隊的人,在文章上掛名怎麼掛?未來計劃的分攤有多少預算可以給他?他加入這個團隊後,能不能藉由這個新的技術,讓他可以在記者會發表、在他領域的研究有突破進展,或是,就只是沾沾光?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3 / 18

課前提問回覆

 

 

QA

 

 

這次,關於跨界,200 多位與會者的辛辣問題,我們全部收到了!根據專長與資歷分類後,轉請講者們回覆。

 

回覆內容都反應了講者本人獨特的個性、訓練與風格,內容非常精彩實用,趕快來找一找,你的問題在哪裡?講者給了你怎樣的答案?

 

活動當天,除了聽聽高手們的完整論述外,也歡迎您準備更深入的問題,舉手發問!

 

 

[課前問答] 崩壞跨界:2014 台灣醫療趨勢回顧 (李紹榕

[課前問答] 從醫學中心的螺絲釘,走向新型態執業。 (陳建華

[課前問答] 從健保走到自費:忙碌中不忘追求卓越 (陳建行

[課前問答] 到業界發展前,你可以作的準備。 (林煜軒

[課前問答] 跨足產業界:醫學訓練的優勢與劣勢 (藍弋丰

[課前問答] 到其他國家行醫前,你需要考慮的。 (陳志金

[課前問答] 跨界學習: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 (陳畊仲

[課前問答] 數據時代:程式x資料x探勘x系統 (陳育群

[課前問答] 持續精進:學習,沒有極限。 (楊斯棓

[課前問答] 內部創業:急重症加護之科經營經驗 (蘇迎士

[課前問答] 醫療生涯中,我所做的創業準備。 (蔡依橙

[課前問答] 從「受雇」到「創業」到「群體受雇」 (鄭伊廷

[課前問答] 給專業人士的創業建議 (林之晨

 

 

追蹤新思惟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