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鄭伊廷 下的所有文章

2015 / 4 / 17

2015, 04, 12, 13, 250, 7

 

作者:晨塵 醫師

 

 

2015, 04, 12, 13, 250, 7

 

 

台灣醫療界含金量最高的課程密碼

 

這組數字不是威力彩開獎號碼,是台灣醫療界含金量最高的課程密碼。在 2015 年 4 月 12 日,13 位講者,250 個聽眾,這是新思惟講堂的第 7 個大型研討會:《跨界》(發稿時間應該還沒開獎,如果真的因此有人簽中頭獎,那就是另類的含金量最高了 XD)

 

說來悲慘,醫療界似乎每下愈況,使得大家都想跨界做些東西,而醫療在健保以及法律的持續禁錮下,似乎越來越像戒嚴,禁忌、管束、僵化的組織,箝制著我們。

 

在上午課程,木容公子在第一現場告訴我們怎麼活下來,建華醫師示範如何降低自己機會成本,專注打造屬於自己的超強核心服務。建行醫師更是用自身創立自費診所的經驗,告訴我們善用自身的優勢,強化差異化,建立不可取代性。(其實台上台下好幾次,建華建行傻傻分不清楚 XD)

 

林煜軒學長與藍弋丰總編,用自身經驗告訴我們在業界如何找到自己的一片天。(plamc 大的投影片好靓,標準「偷了也不知道該怎麼用」 XD)

 

陳志金主任更是用數不盡的梗,在歡笑中告訴我們,該跨過的不是國界,而是限制自己的律誡。

 

這時會覺得世界上最狠的刑罰,莫過於告訴你廁所在哪裡,再給你滿滿的課程讓你無法過去(下次至少給個 Foley 啊)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7

學習無界,才能緊抓機會。

 

作者:成大醫院 骨科部 戴大為 醫師

 

 

學習無界,才能緊抓機會。

 

 

學習無界,何須跨界?

 

在醫療崩壞的年代,新思惟論壇以《跨界》為主題,探討「醫療跨界」、「學習跨界」以及「創業跨界」等議題。在聽完全場 13 位演講者演講後,我認為「跨界」事實上是一個假議題,就如同陳畊仲醫師說的一樣:「不是跨界,而是無界。」

 

無論是從事什麼行業,學習的目標本來就不能僅限於自己的專業項目,而應該擴大自己的視野,廣泛學習,跟進社會脈動,才能在不斷改變的環境中迅速應變以求生存。

 

 

不斷學習,才能把握機會。

 

「機會常常從奇怪的地方跑出來。」蔡校長所言甚是。回想起來,開啟我醫學研究之路的序曲,竟然是醫學生時在醫院廁所遇到骨科的周一鳴醫師(現在的成大骨科主任、教授),他在我隔壁的小便斗小便時,我靈光一閃開口問他:「老師,我可不可以去您的實驗室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地方?」當時並不知道,廁所裡的一句話就決定了我之後的執業科別,當時也沒有想到骨科研究一做就是十幾年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7

找到再次凝聚的力量跟前進的動力

 

作者:中心診所 林禹喬 醫師

 

 

找到再次凝聚的力量跟前進的動力

 

 

連眨眼都嫌奢侈

 

這次新思惟請的講者實在太強,整個活動就像看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灌籃一樣,豈止捨不得上廁所,簡直令人連眨眼都嫌奢侈。
在活動前幾天,其實還在反覆思索到底要不要去,原因是看到這些跨出醫界甚至是其他行業的人發光發熱,而我卻適逢發展跨界發展第二專長的重大挫折,生命彷彿卡在瓶頸,若在這個時候去參加名為「跨界」的活動,感覺就像 NBA 選秀會被刷掉的球員,買了季後賽的門票當個觀眾一樣。不過我曉得,如果我不去,一定會非常非常後悔。當然還好我沒有臨陣退縮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5

一場很舒爽的團體治療

 

作者:高醫 精神科 林奕萱 醫師

 

 

LinIH

 

 

從「追星」演變為「團體治療」

 

報名的時候,主要是為了追兩個星:藍弋丰醫師和林煜軒醫師。一個是蔡校長口中的天才,另一個是精神醫學界景仰已久的青年新星。但除了完成追星之外,再一次,蔡校長和新思惟國際,又為一大群的醫師(也有些非醫界的學員),進行了團體治療。

 

這次比較不一樣的是,加入了兩個非醫界的超強講者壓軸,慘電這群號稱是全台灣最聰明的頭腦,他們是鄭伊廷 XDite林之晨 Mr. Jamie,但被電得服服貼貼,是一場很舒爽的團體治療。

 

 

聽演講還被嗆…… 但,很爽!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3 / 20

[課前問答] 從「受雇」到「創業」到「群體受雇」

 

 作者:鄭伊廷 工程師

 

 

XDite

 

 

問:我想詢問從受雇到創業,在心態上應該要如何調適這樣的轉變?(國際事務處管理師 男 30 歲)

 

答:到了一個年紀,許多資深的工作者都會想要邁向創業這條路。

 

許多人創業的理由多半是,因為上班不開心,或是種種 AA , BB , CC 理由。最後結論是:創業吧!「創業可以不用看人臉色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或許我可以發揮得更好」。所以「我想創業」。

 

「我可以做得更好」,所以我想創業。是一個很好的創業理由。但「不想看人臉色,想更自由自在」,卻是一個錯誤的創業理由。

 

如果你有類似的想法,我會認真奉勸先靜下心來思考你的工作內容出了什麼問題,去檢討該用什麼手段解決。但直接去創業,絕對不是好的解題方案。

 

創業絕對不是自由自在,無拘無束。而且創業精確的來說,就是從無到有打造一門生意,承擔風險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3 / 18

課前提問回覆

 

 

QA

 

 

這次,關於跨界,200 多位與會者的辛辣問題,我們全部收到了!根據專長與資歷分類後,轉請講者們回覆。

 

回覆內容都反應了講者本人獨特的個性、訓練與風格,內容非常精彩實用,趕快來找一找,你的問題在哪裡?講者給了你怎樣的答案?

 

活動當天,除了聽聽高手們的完整論述外,也歡迎您準備更深入的問題,舉手發問!

 

 

[課前問答] 崩壞跨界:2014 台灣醫療趨勢回顧 (李紹榕

[課前問答] 從醫學中心的螺絲釘,走向新型態執業。 (陳建華

[課前問答] 從健保走到自費:忙碌中不忘追求卓越 (陳建行

[課前問答] 到業界發展前,你可以作的準備。 (林煜軒

[課前問答] 跨足產業界:醫學訓練的優勢與劣勢 (藍弋丰

[課前問答] 到其他國家行醫前,你需要考慮的。 (陳志金

[課前問答] 跨界學習: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 (陳畊仲

[課前問答] 數據時代:程式x資料x探勘x系統 (陳育群

[課前問答] 持續精進:學習,沒有極限。 (楊斯棓

[課前問答] 內部創業:急重症加護之科經營經驗 (蘇迎士

[課前問答] 醫療生涯中,我所做的創業準備。 (蔡依橙

[課前問答] 從「受雇」到「創業」到「群體受雇」 (鄭伊廷

[課前問答] 給專業人士的創業建議 (林之晨

 

 

追蹤新思惟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