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xdite 下的所有文章

2015 / 4 / 17

熱情、熱情、熱情

 

作者:台北榮民總醫院 麻醉部 鄭宏煒 醫師

 

 

熱情、熱情、熱情

 

 

這次的《新思惟論壇》有著太多精彩的瞬間,連去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。只能夠一邊忍著尿意,一邊寫下幾段讓人難以忘懷的心得 XD

 

 

讓人停不住笑的「謠言終結者」

 

近來一直在臉書上追蹤陳志金主任的文章,這次終於有機會一睹盧山真面目,前幾日臉書與論文的 citation 比喻,更是令人不禁會心一笑。從一開頭就充滿信心的自拍示範,以及拿出相機的宣言,陳主任在這二十分鐘,讓人笑、讓人大笑,讓人停不住的笑!

 

馬來西亞醫師的百萬月薪,原來是一則黑心傳言,輕易就被謠言終結者粉碎。新加坡的美好願景,也不能掩蓋住 300 萬 Altis、4000 萬公寓與二等公民的事實。反求諸己,找出真正的動機因素,保持熱情,才能成就自己真正的好,那種別人無法忽視,如囊中之錐的好!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7

再次站上《新思惟論壇》的大舞台

 

作者:《新思惟論壇:跨界》主持人 蔡欣宇 醫師

 

 

再次站上《新思惟論壇》的大舞台

 

 

新思惟逼死的不是只有講者…

 

這次的跨界活動,應依橙學長的邀請,再度擔任新思惟國際的大活動主持人。理論上,比起自己當講者(遙想將近兩年前的簡報技巧高峰會),流的淚跟流的汗 壓力應該都小很多。

 

不過等我收到活動講者名單的時候,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,13 個講者除了蘇公跟依橙學長比較熟可以亂來之外 都是大牌中的大牌(不是說蘇公跟依橙學長不是大牌,而是因為比較熟我比較沒大沒小一點點 XD),活動前我不知怎麼的也焦慮了好一陣子,連講者資料都反覆看了好幾次,只是體重沒有下降,原來新思惟逼死的不是只有講者,還有小小的主持人。

 

 

XDite 用超級可愛的聲音,講完超級霸氣的演講!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5

一場很舒爽的團體治療

 

作者:高醫 精神科 林奕萱 醫師

 

 

LinIH

 

 

從「追星」演變為「團體治療」

 

報名的時候,主要是為了追兩個星:藍弋丰醫師和林煜軒醫師。一個是蔡校長口中的天才,另一個是精神醫學界景仰已久的青年新星。但除了完成追星之外,再一次,蔡校長和新思惟國際,又為一大群的醫師(也有些非醫界的學員),進行了團體治療。

 

這次比較不一樣的是,加入了兩個非醫界的超強講者壓軸,慘電這群號稱是全台灣最聰明的頭腦,他們是鄭伊廷 XDite林之晨 Mr. Jamie,但被電得服服貼貼,是一場很舒爽的團體治療。

 

 

聽演講還被嗆…… 但,很爽!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4

2015 / 4 / 12 (日) 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

 

策展人:蔡依橙

 

 

MECO_Radar

 

 

如同在 Facebook 上的留言,這次跨界研討會,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次。也帶給了許多講者難忘的回憶,如:陳志金主任XDite楊斯棓醫師 會後的留言。

 

乍看這次的雷達圖,似乎並不是太理想,但這個案例,剛好說明了幾點事情:

 

  • 數字不會說話,甚至會說謊話。要有豐富的實際經驗,才能看出真實意義。
  • 領導者一定要在現場,否則很容易做出錯誤理解,甚至錯誤決策。

 

您如果在會場跟我們共度一天,會發現到,雷達圖這樣的結果,是以下事實造成的:

 

  1. 其實現場全部的演講都非常精彩,個別拿任一場出去單獨舉辦活動,都能取得 4.5 以上高分。
  2. 問卷回收 98.3%,這種高回收率,幾乎沒有 bias。其呈現的,真正是「所有人」的所有反應。
  3. 大活動人數多,天生就不可能滿足「所有人」,重點是,整體活動的主軸有沒有出來、時間流是否順暢、重要的幾個分眾族群是否有被啟發。這次跨界研討會,我們都做到了。
  4. 人有「比較效應」,智力 100 的諸葛亮跟智力 97 的荀彧擺在一起,明明都是滿級分的優秀選手,真要同台競技,填問卷給分,可能諸葛亮就拿到「非常滿意」,但荀彧會被勾成「滿意」。

 

作為一個資深的策展人,說老實話,這場所有講者,都達到了「超越優秀」的水平,只是差距太小,在給分的時候,被五級分問卷設計給放大了。我個人認為毋須掛心,分數差一點點的高高低低,也沒有意義。

 

最多人抱怨的,是「早上課程太精彩,找不到時間上廁所。」這點我們已深自檢討,並將在未來的活動中,放入適當的休息時間。讓各位的膀胱受苦了,很不好意思。(鞠躬)

 

以下是代表性的手寫回饋。全體同仁與講師,再次謝謝各位!

 

 

追蹤新思惟國際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3 / 20

[課前問答] 從「受雇」到「創業」到「群體受雇」

 

 作者:鄭伊廷 工程師

 

 

XDite

 

 

問:我想詢問從受雇到創業,在心態上應該要如何調適這樣的轉變?(國際事務處管理師 男 30 歲)

 

答:到了一個年紀,許多資深的工作者都會想要邁向創業這條路。

 

許多人創業的理由多半是,因為上班不開心,或是種種 AA , BB , CC 理由。最後結論是:創業吧!「創業可以不用看人臉色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或許我可以發揮得更好」。所以「我想創業」。

 

「我可以做得更好」,所以我想創業。是一個很好的創業理由。但「不想看人臉色,想更自由自在」,卻是一個錯誤的創業理由。

 

如果你有類似的想法,我會認真奉勸先靜下心來思考你的工作內容出了什麼問題,去檢討該用什麼手段解決。但直接去創業,絕對不是好的解題方案。

 

創業絕對不是自由自在,無拘無束。而且創業精確的來說,就是從無到有打造一門生意,承擔風險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4 / 12 / 27

引言:創業跨界

 

引言人:蔡依橙

 

 

創業跨界 蔡依橙 蘇迎士 鄭伊廷 林之晨

 

 

從受雇到創業,是個很大的跳躍,在思想、心理素質、生活節奏上都完全不同。研討會的第三部分,我們將邀請四位講者,與我們分享創業的四種面向: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