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藍弋丰 醫師
問:從醫師成為作家,有哪些需要跨過的障礙?醫師的身分在這條路上可以給您哪些幫助?(總醫師 男 30 歲)
答:開門見山的說,最主要的障礙是「收入」,事實上我在寫作的同時都一直另有本業,否則只靠版稅基本上無法維持生活。
寫作的生態是:你可能花了一兩年的時間寫一部作品,這之中作品沒有產生任何收入,投稿出版社若過稿,大約再經過半年的規劃與編輯作業,現在因為出版不景氣,很多出版社加速編輯流程,但還要跟通路端敲定時程,才能面市,此時作者才收到首刷版稅,之後看合約規定,每半年或一年才收到當期版稅結算,跟醫師領月薪的情況有很大不同,而由於台灣出版景氣不佳,現在就算已經是「暢銷書」,一期結算的版稅,搞不好都不如醫師一個月的薪水,所以要轉行到專職寫作,最大的障礙其實是財務規劃。
這也造成許多台灣的作者都是「業餘」,就是另有本業支持生活。當然,作者無法專職,造成很多出版界的問題,但以個人來說,若醫師想轉行寫作,安穩的辦法,或許是如「小志志」劉育志醫師一樣,先業餘出書,待有穩定讀者群之後,才離職轉行專職寫作,但這樣做也有個限制,就是通常要一邊從醫一邊寫作的話,因為醫院工作繁忙,通常也只能寫與醫院有關的題材。
我自己很少寫醫療題材,所以醫學系畢業的「身份」,對我的寫作方面幫助不大。但我認為醫學「訓練」對我有相當大的幫助,因為醫學教育訓練我們需要快速吸收並整理大量資訊,我寫作的方向,不論是改編電影小說、歷史小說、歷史著作,或是產業分析,都需要這樣的能力。
問:想問藍弋丰醫師,如何讓思考領先時代?如何抓住時代的潮流與脈動,篩選出正確的方向預先準備,在未來領先別人並繼續前進?(麻醉科住院醫師 女 29歲、醫學生 男 24歲)
答:時代潮流不斷變動,要預測未來十分困難,但是,有些基本原理不會變動。1865 年時,科幻小說的先驅儒勒凡爾納,在他的科幻作品《登月探險》中寫道太空船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,約一世紀之後,人類真的登月時,正是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角發射。儒勒凡爾納如何能預知一世紀以後的事?並非他有預知未來的能力,而是他研究基本的天文學與物理,計算地球上適合發射的緯度,再考量經濟與科技發展可能的國家,就只有美國,從佛羅里達州發射。因此,如何推測潮流,領先時代?我認為辦法是找出這樣的基本原理,正如巴菲特的「價值投資」理論,也是類似的原理。
但我想額外提醒一點:「領先」並不一定「正確」。
譬如說,網路泡沫時,巴菲特領先其他投資者,認為泡沫必然破滅,但當時其他人嘲笑他是「老番癲」,事後果然證明他是「正確」的。但巴菲特之所以「正確」,是因為他有深厚的資本底子,所以一直撐到網路泡沫崩潰後重新笑傲江湖,如果是一般操盤手,逆市場操作幾年,早被開除,所以雖然領先,但「正確」與否,還得端看個人的條件。
問:如何看待創意産業的未來性?創意產業的法律保障?(公司股東 男 63 歲、資訊資深顧問 男 41 歲)
答:我認為創意產業正是未來產業。從二戰後產業發展的歷史,先是塑化產業興起,因為戰後什麼都缺,板凳、臉盆、牙刷,都是塑膠製,所以塑化產業先崛起,然而,當生活上的基本需求滿足,人類需要的是工作更有效率,要更有效率就需要「數字上的管理」,也就是需要運算能力,那就是需要更好的「計算機」(Computer),亦即電腦,所以興起電子產業;但現在運算能力已經滿足,一般電腦已經快到不用再換機,甚至連行動裝置都有很強大的運算能力,所以電子業「傳統產業化」;有了這麼強的運算能力,下一步就是軟體平台興起,產生搜尋平台 Google、社群平台 Facebook。
有了這一切的運算能力與應用平台,要創造新的作品變得遠比以前更容易,如我寫作《橡皮推翻了滿清》,花了一年半,但過去若沒有社群平台與專精各領域的友人聯絡,沒有 Google 搜尋部分資料與圖書,恐怕要花上十年;要推廣作品也比以前容易,如我主要在 Facebook 上推廣,過去沒有 Facebook 時,根本無法想像一本冷門的歷史書籍能賣破萬本。
另一方面,當一切硬體工具、軟體平台,都應有盡有以後,人類接下來要追求的就是心靈上的滿足,那就是創意,創意不一定是指看電影、看畫、看書,創意包括工業設計,如蘋果之所以勝過對手,不全然在於硬體優勢,而是整體工業設計與品牌經營,而這都是創意財;歐美大廠也早開始布局,如迪士尼先後買下皮克斯(玩具總動員、汽車總動員等)、漫威(復仇者聯盟、鋼鐵人等)、盧卡斯影業(星際大戰等),就是要壟斷創意財。
但創意財要發展,就必需先保障其不受侵犯,保障生產創意者能有應有的回報。台灣在創意產業的法律保障上的確不足,有時不僅沒起保護作用,反成妨礙,如先前,台北市政府以過時法令強迫要求 Google 對於 Android 付費 app 依消保法提供 7 日猶豫期的爭議。對於創意產業方面法律該如何修正,的確需要投入相當的關注與研究。
問:
- 此次講者的介紹中提到,醫學訓練對其日後跨界創業之優劣勢。想請問有人醫學系一畢業(甚至沒畢業)就轉行的後悔沒有多接受幾年的醫學專業(住院醫師)訓練,或反之後悔太晚才轉行的嗎?
- 如果有了想轉行的念頭,但心中對未來的路在哪又還沒那麼確定,要如何拿捏「離巢」的時間點呢?(牙醫學生 男 23 歲)
答:大概是因為現在的醫界亂象每況愈下,我聽到的大多是後悔太晚才轉行的,很少聽到後悔太早轉行的例子。
離巢的時間點,我想最現實的考量就是經濟狀況。
從事任何一行都需要專精,要有一段沉潛的時間,如果像李安有個能賺錢的好太太,沉潛六年之後一鳴驚人,成為國際名導,或是像魏德聖導演,一樣有個能賺錢的好牽手,沉潛十年之後拯救台灣的國片,那當然很好,但問題是若上有老母,要養妻兒,下有弟妹,那麼恐怕就無法做那麼任性的選擇。
若有急迫的經濟壓力,將被迫從事條件差、發展性差、無累積性的的現金工作,那將會導致一事無成。以寫作為例,許多作者為了現金去寫容易變現的口袋書,寫這種書文筆與視野都不會進步,也難以累積讀者,最後市場飽和,幾乎全數遭市場淘汰。以創業為例,沒有準備足夠資本將被迫走上惡性「扣死當」的不歸路,並且被迫去接最無利潤,風險又最高的業務。
電影《頭號公敵》中,大盜狄林傑的導師曾說:「當絕望時,不應犯案。」但日後狄林傑還是違背這條鐵律而事敗,導致最後身亡,他說,導師忘了一件事,那就是:「當絕望時,別無選擇」。
所以最好是一開始就避免陷入絕望境地。醫師創業有幾個優勢,一是薪資還是比一般工作高,利於存下一筆資金,二是比許多行業容易累積人脈,若有轉行的計畫,可提早開始有計畫的累積資源,設定一個安全目標,達成之後,可按步就班進行轉行。
問:在跨界前,您思考並準備了多久?跨界後遇到最大的挫折為何?可以分享一下當時的心境跟採取的對策嗎?(麻醉科住院醫師 女 26歲、兒科醫師 女 37歲、麻醉科主治醫師 男 31歲、應用工程師 男31 歲)
答:以我的例子來說,跨界的準備是很早就開始,從大學社團時代開始擔任地下刊物總編輯時就相當於在打底,只是當時還不知道以後竟然會靠這些經驗來吃飯。
思考的過程大體上在軍中,當初適逢畢業後入伍,心想不如就在軍中慢慢思考,就這樣思考了入伍的一年半,由於要進入的是內容產業,還根據各不同領域的門檻高低、發展性、風險特性等等,規劃了一個詳細的發展路線,先由文字創作開始,再一步步往哪裡進展等等。
日後卻沒有按照這個藍圖進行,半途就先跳往漫畫領域發展,所以迎來最大挫敗,也就是台灣漫畫月刊的停刊。
由於整個雜誌社從辦公室、人事到商業模式,以及計畫進行到一半時,內容因故必須全盤轉換,都是一手從零規劃,雜誌社有如親生小孩一樣,停刊並解散時,打擊的確相當大,更受到聲譽上的損害,至今仍不時因此事受到外界抨擊。
幸好過程中,能力與努力受到上下游廠商以及大股東的肯定,即使雜誌社令他們受到損失,仍願意積極幫助,過去合作過的其他業界人士也紛紛助一臂之力,才能很快走出難關。因此,我想,走出失敗的對策,其實是:「隨時認真做好每件事,永遠善待每個合作對象。」
之後,我的對策是:「回到最初規劃的藍圖,仍然先從文字領域開始經營。」
很幸運的,接下來的下一本書就得到金鼎獎,在產業分析領域,也適逢《科技新報》成立並快速成長,很快在產業界有一定成就。
不過,這整體的經驗或許應該是:與其亡羊補牢,遇上大挫敗後才來思索對策,或許,一開始就能避免挫敗更好。若最初當你有個思考的很完整的規劃,進行到一半,中途出現一個「很好的自我挑戰機會」時,想臨時跳脫原本規劃,可能還是三思而後行比較好。
問:在這次分享跨界經驗的講者裡面,以醫療跨界為例,要不是在本來的醫療領域已有紮實穩定的成就基礎,其在本業上所能創造出的產值或許不至豐沛,但也不虞匱乏。不然就是連蔡校長也佩服至極的天才型人物藍弋丰。由此回溯觀察,是否有一些欲達成功跨界創業隱藏性的先決條件?(如:本業的地基要紮深到甚麼樣的程度?經濟自由度能否支撐跨界創業的風險?)有沒有 Survivorship Bias?另外,有沒有失敗的案例可以分享?(診所醫師 男 33 歲)
答:有人認為「破釜沉舟」的決心很重要,但是我認為,資源當然是越多越好,能承受失敗的安全網越完備越好,能經得起更多次失敗再站起來,那最後成功的機率一定更高,這點在邏輯上是很明確的。
醫界跨界似乎是成功者居多,因為跨界的人數不多,而聽到的幾乎都成功,連同困難度極高的也成功,例如:柯 P 轉戰政治,一次就拿下,過去被視為不可能在一對一選戰中戰勝國民黨的台北市長;甚至未棄醫只是業餘從事的也是,例如:陳耀昌教授,轉戰寫作歷史小說《福爾摩沙三族記》就得獎;孔繁錦醫師參與「金頭腦」也一舉拿下總冠軍。
我想這一方面是醫學生受到嚴苛的篩選,的確在自我要求與學習能力上有過人之處,一方面也是醫學訓練有優越之處,而醫師工作容易累積資金與人脈,三重優勢的結果。
因此,關於跨界失敗的案例,我想分享的倒不是醫界,而是郭台銘,他可說是全台灣跨界條件最好,卻一再跨界失敗的絕佳案例。2001 年起,郭台銘意圖跨足通路,先收購賽博數位,接著鋪天蓋地全線進擊,包括有萬得城、敢創數位、飛虎樂購,以及鼓勵員工創業成為小通路的萬馬奔騰計畫,最後全軍覆沒。2003 年起,郭台銘投資電影「白銀帝國」,宣稱投資電影「雖然不容易賺錢,但是很吸引人……三部不是我的停損點,而是讓我可以了解這個產業……失敗是成功的媽媽!」但「白銀帝國」票房慘敗就再也不提,連三部都沒拍到。2011 年,郭台銘投資人工智慧小恐龍 Pleo 公司 Ugobe,喜孜孜的宣稱「複雜性遠超過一台筆電」,但售價卻不如一台筆電,這樣怎麼可能賺錢,果然 Ugobe 很快倒閉。
可說郭台銘跨什麼死什麼,到底為何以郭台銘的資本、人脈、霸氣,或「狼性」,卻跨什麼都敗呢?簡單的說就是他不論跨什麼,都用原來的腦袋在經營,但跨界之後商業模式完全不同,當然必敗,我認為這也是醫師跨界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。
問:
- 跨界本質上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,在此基礎下可能沒有前例可循,請問各位前輩在過程當中如何自評、修正方向,並持續努力?
- 跨界過程可能是孤獨的,或者不被理解。請問各位前輩在過程中有沒有特殊的「取暖」方式可供參考? 或以任何方式加強自己的信心。(麻醉科住院醫師 男 30 歲)
答:一開始我會研究企業家人物傳記,雖然或許不見得內容全數屬實,但很多地方仍有值得參考之處,接著研究行銷理論、市場原理等等,其中固然有許多評量標準,但我想分享一個簡單的自我衡量標準,那就是張儀的標準,張儀在最倒楣的時候,被誣指偷了和氏璧,給打個半死時,他只問妻子「三寸不爛之舌」還在不在,只要在,他就安心了,因為張儀是個說客,「三寸不爛之舌」就是他的核心競爭力。
以產業分析來說,不是看每篇文章點閱率高不高,而是每天自問,我對這個產業有沒有更了解,那是這行所需的核心競爭力,如果有,那就可以安心的睡覺。
巴菲特認為,會成功的人,多半以一個內在評量表在自我衡量,而不靠外界的名利榮辱或讚美來衡量自己。
跨界的確是孤獨的,尤其跨出醫界,社會上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這樣的決定,就算真心支持你的人,也不一定明白你在跨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障礙,由於人人跨不同界,許多事甚至也沒有「過來人」,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,無從取暖,必須倚賴自己有堅強的信念。
在歐美,常常是有信仰的人成功,或葛洛夫說,唯有偏執狂得以生存,也是因為如此。
不過,偏執也會造成毀滅,所以我建議研究基本理論,以基本理論來加強自己的信心。
問:在嘗試跨界,尚未有什麼成果的時候,家人不能理解你的決定,甚至有所抱怨,想請問您們是怎樣去跟家人溝通的呢?或者如何克服這個問題?(復健科醫師 女、澳洲打工度假背包客)
答:很現實的一點是,只要一有了成果,通常家人就會轉而支持。
蘇秦的故事是:當年他去秦國遊說,灰頭土臉的回來,老婆不幫他縫衣服,嫂嫂也不煮飯给他吃,連爸媽都氣得不跟他說話,後來他發奮苦讀,讀通了之後再度出山,一下子就取得了六國相印,路過老家,嫂嫂竟然五體投地向他跪拜,蘇秦詫異的問嫂嫂:「何前倨而後恭也?」先前那麼大牌,現在怎麼這麼恭敬呢?
當然,實際上通常家人沒有那麼勢利眼,抱怨只是為了我們好,怕我們吃苦。只要證明這條路是可行的,吃苦有所回報,家人往往就不會再抱怨。
但在此之前,就我與觀察他人的經驗,大概怎麼溝通都沒有用,就不要把力氣花在嘗試說服對方,也不用因此跟家人鬧得很僵,暫且忍讓、迴避,只要盡快做出成果,就豁然開朗。
問:請問選擇了離開本行的講師,以您現在的程度再回去看當初決定的轉捩點,若您選擇了繼續待在本行,您將怎麼在原本行業中做到頂尖?(地理資訊研究中心 主管)
答:我曾跟老同學蔡依橙開玩笑,說當初我若留在醫界,也是會選擇影像醫學科,就是放射線科,因為那是我唯一對其臨床實務比較有興趣的科,要是我進了影像醫學科,蔡依橙的醫學成就都是我的啦……但是,這其實是不可能的。
以我後來在產業界的見聞,我了解到,要成為一個領域的頂尖,不只是有天賦、努力,更必備的條件是對這項工作有高度的熱情,若缺乏熱情,就不可能達到頂尖成就。
我不能說不喜歡醫學,但只喜歡醫學的學問本身,對醫院的實務工作環境相當厭惡,所以如果勉強留在醫院,不可能達到頂尖成就,也當然不可能取代蔡依橙,甚至連他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。
所以如果我未曾離開醫界,我想我將不可能成為頂尖,而只是個平凡的庸醫。
問:對於從事醫療產業到完全切換到其他領域,怎樣轉換才是比較理想的?(牙科住院醫師 男 29 歲)
答:大概不脫兩種轉換方式。
方法一,迅速離開醫界環境,專注在新的領域,全力投入學習,這樣做的好處是心無旁騖,可在最短時間內進入狀況,但缺點是若資源不足,會受到經濟壓力影響,反而會因為經濟壓力過大而分心,或是被迫快速追求現金收入而失敗。
方法二,一面繼續在醫界工作,只是想辦法減輕負擔,一邊抽空慢慢進行新領域,等新領域已經有一定成果,再離職跳到新領域,也就是「騎驢找馬」,這樣做的好處是經濟上較安全,但缺點是醫界工作繁忙,容易分心,更會干擾學習,最後可能會一事無成,不了了之。
怎樣比較理想,要端看個人的情況,如果有辦法一心多用,在繁忙的醫療工作中還能抽出時間,那適合「方法二」,如果經濟無虞,不擔心收入問題,那適合「方法一」。
追蹤新思惟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