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/ 3 / 19

[課前問答] 到業界發展前,你可以作的準備。

 

作者:林煜軒 醫師

 

 

linys 

 

問:醫界跨界如何找尋方向?除新思惟外有何管道或資源?(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男 33歲)

 

答:醫界跨界並不是一條單行道,而是多元、寬廣的路。若已有專科或是有強烈興趣,可以試著跳脫臨床醫師的角色思考。

 

例如:耳鼻喉科醫師可能精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手術,進而對睡眠醫學有興趣。對該領域的商業模式,能否用遠距照護系統改善現今的模式、相關醫療器材的行銷概況、研發,乃至睡眠中心的營運模式,都是平日就可以與業務往來的朋友討論、了解、深入思考的。

 

新思惟是一個很好的入門課程,最好的管道或資源,還是在自己的生活週遭。如果想從更廣泛的視野來思考,我推薦哈佛商業評論 (Harvard Business Review)、經濟學人 (Economist),這都有免費的 Podcast 可以聆聽。

 

 

問:想知道醫師至藥廠上班的經驗分享。醫師有哪些能力,可能是藥廠或醫療器材開發商覺得有價值的呢?(住院醫師 男 29歲、婦產科醫師 男 31歲)

 

答:醫學教育的一切,都可能是產業界覺得有價值的。特別是「臨床經驗」,是醫師獨一無二的秘密武器。但重點還是在「知己知彼」的能力。

 

首先是你對廠商的了解,例如:醫療器材公司開發出的高階產檢超音波系統,需要詢問婦產科醫師的使用者經驗,這項新產品的功能,通常不一定是醫學上的重大突破。

 

假設它的概念是一個使用者介面,可以把每次產檢時胎兒的影像即時上傳 Facebook,標記懷孕週數,甚至包含生產過程自動變成一個寶寶紀錄片。這樣的模式有沒有違反病人隱私或任何法規?在你的臨床經驗中,產婦有沒有這個需求?「知己」這部份可能是產科醫師用反射就可以回答的問題,但這是他們最需要的寶貴知識。

 

 

問:我的背景是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碩士畢業。先前工作一年後發現生技業目前都是投注於新藥研發,但是新藥的成功沒有想像中的容易,而產業的泡沫化也逐漸出現。就長遠性的觀點來看只專注於新藥研發似乎不是件好事,不過畢竟才出社會一年經驗不足,說不定是想法不周全的關係。想請問講者對於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的看法?

 

答:我的觀察是,台灣生物技術產業,不乏頂尖的人才;但是比較少產學整合的機制。

 

我曾經因為開發一種手機程式的專利 (App),被一位新加坡商業開發 (business development) 的人士,透過 LinkedIn 找上,想要牽線談一個美國、英國、新加坡的跨國學術合作案,後來也接觸日本知名大學的實驗室經理。這才了解很多國家的學校實驗室裡,都有負責了解產業、學界現況的人才。他們把實驗室的成果,找尋最好的學以致用機會;也把業界的需求和氛圍,帶給實驗室新的啟發。

 

台灣的研究機構、大專院校,每年都繳出非常亮眼的學術成果。這是我從學界觀點,看台灣生技產業最需要建立的機制。

 

另外,您提到「生技產業」,我想就必須從「產業」的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。

 

在我的業界經驗中,覺得「新藥的成功」非常值得玩味。

  1. 從「研發」的角度,「新藥的成功」可能是指藥物通過臨床試驗,取得藥證、成功上市。
  1. 從「臨床醫師」的角度,「新藥的成功」可能是新的藥物帶來了治療上新的契機,使得他們突破臨床上的某些困境;新上市、成功取得藥證的藥很多,但醫師在臨床上,只覺得「某些」藥物真正帶來突破性的進展。
  1. 對「病人」來說,「新藥的成功」是指有比舊的藥物更顯著的優勢,比如先前為了控制疾病,必須要每天打針,現在只需每週吃一顆藥就好;醫學知識上新的突破性的進展,只有更少的部份能讓病人有感。
  1. 然而,從「商業」的角度,新藥研發不必等到取得藥證,有時後通過第二期臨床試驗時,該公司的股票可能就翻漲數倍。有些投資人,知道抓住這個時間點大撈一筆;有些更聰明的投資人,知道現在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不錯,更深謀遠慮請教專家,了解在第三期試驗中,更大規模的研究可能無法達到顯著的效果,對未來上市也不太容易。因此要在這個階段趕快把股票再賣出去,以免未來被套牢。相反的,有些在樞紐試驗中有漂亮的成績,卻因為藥價和商業佈局考量,在申請適應證前臨時喊卡的案例也不在少數。

從產業界的角度,您寶貴的生技的專業知識,可以為他們做出很多精準的判斷。這是不太容易想到的重要價值。

 

 

問:剛畢業的醫學生或年輕醫師,選擇進入生技、醫藥產業、或醫療工程產業將面臨的困境與所需要的準備?(實習醫師 男 25 歲、醫院替代役男 28 歲)

 

答:學習和各種產業對話,是最重要的準備。

 

我覺得有個不錯的指標,是自己每年過年遇到親友的時候,有多少深入談話的比例不是聊醫療工作,而是能侃侃而談他們那些和自己截然不同的行業。

 

此外,各種產業的差異不僅相當大,而且瞬息萬變。醫學訓練的知識在產業應用幾乎都已經足夠。舉例來說,藥廠對應徵醫師的要求幾乎只需要醫師執照,鮮少會要求專科醫師執照。對於習慣高度專業分工的醫院環境,我建議不需要再想像自己還缺少什麼,而是有自信地了解自己可以做什麼?你的合作對象需要什麼?

 

跨界合作永遠不缺專業人才,但一直缺少能溝通對話的人才。

 

 

問:目前在台灣感受到很強烈的醫療困境,當初是抱著希望可以發展第二專長而就讀醫工所,但不知道未來是要直接轉換跑道,比如到儀器公司就業,或是維持在醫療工作繼續努力,並以工程背景輔助臨床比較好?(住院醫師 男 28歲)

 

答:在住院醫師階段就讀醫工所真不簡單,你能學以致用、思考轉換跑道的可能性,也很不容易!我想在面對這個多變的環境中,你已經具備相當大的彈性。

 

你提到的兩種可能性中,產業的變化比較大,而且醫師相對不熟悉。如果有任何產學合作的機會,例如專利研發、實驗室裡的合作案,可以多多嘗試。就像我們曾接受兩三年見習、實習的階段才行醫。有段產業界實作的經歷,了解會更深入。

 

 

問:醫療研發往往需要大量資本且伴隨高風險,目前在醫療跨界的領域,小公司是否有機會?是自己出來創業摸索好,還是想辦法進入大型廠商做研發工作好?(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男 38 歲)

 

答:就如同當初選擇醫院一樣,「要選擇醫學中心,或是基層服務?」這取決於個人對臨床、教學、服務偏好的比重而定。一般而言,跨國大企業較有制度,薪資福利保障較佳;但有制度意味著你必須先熟悉、符合公司的運作後,再發展自己的舞台。小公司的優點則是大公司的缺點,但對於風險的衝擊會比較直接。

 

 

問:3D 列印技術應用日益廣泛,某些醫療器材可以很容易的被設計並製作出來,想請問這將會對醫材市場、病患權益以及相關法規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?(牙醫診所醫師 女 31 歲)

 

答:我們不妨想想:「一顆藥的製造成本多少錢。」

 

即使是一顆廉價的止痛藥,其市價和製造成本,仍有很大的落差。造成這個價差的,是您的醫療專業,不然它只是某個有機化合物。有兩個重要的事實,是醫療人員很容易忽略,但其他產業幾乎都會同意的:

  1. 臨床專業的門檻很高(請想想自己打從高中畢業後的每個過年,被親友們問了幾次:醫學院要讀幾年?會不會很難念?一定很辛苦…)。
  2. 生技醫藥產業的利潤相較其他科技產業高。

 

即使是 3D 列印,或是任何技術上的突破,都需要:

  1. 門檻極高的臨床專業。
  2. 能帶來較高利潤的生技醫藥產業做為優先投資的市場。

 

醫療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,才是真正能賦予產品靈魂的魔法。因此您提到的市場、與對病患權益的影響,往往是由醫療專業來決定它的影響和價值,而不是突破的技術本身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 ── 法規。

 

即使藥品的法規相較醫材法規,已經有非常完善的制度。但近年來生物相似藥 (biosimilar) ,也對藥品法規產生的衝擊,已經引起廣大的爭論。我相信,新技術對醫材法規的影響,更難以想像。醫療專業賦予新科技的價值,才是真正帶來衝擊的核心。

 

 

問:跨界轉換跑道需要實力+勇氣+運氣,可否分享當時跳脫原本的產業、位置時對自我的評估,自己應該具備哪些籌碼了,才敢勇敢跳脫出去(亦及就算失敗了,再回本行也沒關係)。(骨科住院醫師 男 30歲)

 

答:我覺得您說的「實力+勇氣+運氣」非常精準。

 

我離開醫院時,已拿到專科醫師執照,應該符合您所說的「就算失敗了,再回本行也沒關係」,這確實是我當時最重要的考量。實際上,醫學教育給我們的實力/籌碼永遠是足夠的,只是我所接觸到的醫師們,好像都對這點深感不足。

 

剩下的是「勇氣」和「運氣」,我把「勇氣」詮釋成自己做好心理準備,這點個人差異很大。我只想提醒:「投資一定有風險,投入另一個產業可能有賺有賠。」

 

而「運氣」我認為比較重要,我認為「運氣」是審視環境的能力。現在可能有很多讓我們想離開醫院的推力,但哪一股產業的拉力最足夠,也最持久,這是需要仔細評估和準備。雖說時勢造英雄,但他們靠的絕不只是運氣,還有審度時勢的能力。

 

 

問:異業跨界溝通的關鍵為何?(骨科主治醫師 男 35 歲)

 

答:關鍵在於,「從協助對方的立場,提供自己的專業。」

 

醫學知識是技術門檻相當高,而且維繫生死的無價專業。然而,跨界溝通即是離開醫療現場,這項專業知識的角色和我們熟悉的場景就大相逕庭。以很多醫師經歷醫院評鑑的為例,大多數的醫師對評鑑都抱持著負面的態度。

 

據我觀察,是因為評鑑是以醫院的管理、制度為主軸,因此醫師的專業雖然重要,兩者產生牴觸的時候,醫師專業可能不被優先考量。跨界溝通常常會遇到這種類似的情況,「以商業考量的前提下,醫師的專業雖然重要,但未必被全盤採用。」

 

跨界溝通不像醫院裡,醫師的任何一個判斷都與生死存亡息息相關。對方告訴你的,不是主訴,而是商機。

 

 

問:因為何種因素去尋找「事業的第二春」?怎麼兼顧麵包與興趣?(一般醫學部住院醫師 男 28 歲)

 

答:對我而言,目前尚無「事業的第二春」,而我認為自己的人生軌跡都還是在兼顧麵包與興趣的前提下(至少我目前任職的公司,待遇不會比醫院差太多),謀取最佳的平衡點。

 

 

追蹤新思惟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