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跨界 下的所有文章

2015 / 4 / 20

讓我好好思考,想找到自己的天命。

 

作者:台中榮總 嘉義分院 姚智康 醫師

 

 

MECO_20150412_279

 

 

謝謝新思惟,又再一次啟發我的新思維。

 

緊湊的課程,讓我們在一天內接受十三位神人的經驗及建議,是極有效率及含金量的課程。

 

和以往新思惟課程相比,一樣晚到就只能坐後面,時間還是管控的剛剛好,每位講者也都把時間控制得很精準。

 

唯一的缺點,是找不到上廁所時間,因為實在不想錯過任何一句話。(這時就感謝平日上刀練就的忍功!)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20

找到天命,未來也一定會跨界!

 

作者:長庚大學 醫學系 王琮翰 同學

 

 

MECO_20150412_678

 

 

想了解跨界成敗的因素和應對方法

 

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新思惟舉辦的活動,關於這次的主題,一開始其實我很好奇,成功的人畢竟是少數,我們往往卻只看到那些成功的部份。

 

然而現實層面來說,失敗的人應該才是多數吧?所以若以失敗者的樣本數而言,或許比成功者更能夠對於一個目標的完成,提供更全面的見解與觀點?也就是說,相較於成功,或許我們去研究到底失敗者是怎麼失敗的?也許反而會讓我們離成功更接近?

 

其實之前就曾經參加過類似的營隊(14 屆陽明大學人文醫學營),當時的主題是跨思理論(cross theory),嘗試藉由探討不同領域、文化和時空彼此聯結的可能性,衝撞出各種跨界的可能性。然而當時參加結束後心底其實不甚踏實,我了解到什麼是跨界以及跨界的重要性,但究竟該要怎麼去跨?具體的實作方式?其實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20

新思惟的活動不能不搶!

 

作者:聖馬爾定醫院 家醫科 陳志誠 主任

 

 

MECO_20150412_204

 

 

先說結論。可以有這樣的聚會,聽到這麼多強者,直接又真實的分享他們親身走過的路,真是超棒 der。(以此向楊斯棓醫師致敬,果然對聽眾的心思觀察入微,如何埋梗也是一絕!)

 

 

堅持打造「超強」的能力,為病人創造價值。

 

之前就聽過建華創業的故事,這次是第一次聽到他在台中榮總所接受的「資源分配」。即使是這樣,依然堅持他的想法,慢慢的累積出自己與他人不同的能力,而且真的打造出了一個「超強」的能力,並且能勇敢走出醫學中心。

 

策略是一門「取捨」的藝術,思考能取得什麼,會失去什麼,而且反過來的,當捨去了什麼,又能取得什麼,如果能仔細的思考及分辨,絕對是一大競爭力。而回到最原始的想法,醫療要為病人創造價值,真的就是最重要的事,而他也展示出如何實現的方式。

 

建行醫師在自己有限的時間內,再投入到另一個領域重新學習,而且投入了 3 年以上的時間,並且慢慢累積出一群願意從遠處來就醫的患者,和很多診所所在意的地緣性作出了區隔。只要有心學習,就可以累積出另一個專業。

 

陳志金主任親身走訪星馬,而且還是用 EBM 的方式,作出分析與診斷,還有多樣的第一手資料,分析精闢入裡。看到他的簡報,圖文串場速度飛快,相當過癮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20

我可以去 TED,不需要花錢來這裡。

 

作者:匿名

 

 

MECO_20150412_322

 

 

關注新思惟國際,是從關注蔡校長開始的。

 

這幾年來,看著新思惟舉辦的工作坊大型論壇越來越多,心中一直有想要報名的衝動。尤其是看著網路上雪片般的心得文,更是心癢難耐(蔡校長的社群經營、社群行銷實在有一套!)。

 

 

值得學習的活動籌備

 

這次,在網路上一看到新思惟舉辦「醫療跨界、學習跨界、創業跨界」論壇,二話不說,馬上報名!參與這場活動,除了主題很吸引人,另外也想看看這個一直被學員稱讚的「新思惟」辦活動的技巧,究竟有什麼魔力。

 

一到會場,新思惟的貼心舉動就令人感到驚艷。我自己馬上有一個最深刻的體悟,讓「聽眾處理越少雜事,就能讓聽眾越心無旁鶩在當日的活動上」,就是一場好的活動。我不需要擔心沒帶紙筆、沒上網看完課前問答,新思惟都另外替學員準備好了,這個設計活動的心法讓我受教了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9

真相是:跨界論壇超級棒

 

作者:小港醫院 麻醉科 謝佳芳 醫師

 

 

20_MECO_20150412_318

 

 

向講者們取經

今年是拿到專科醫師,獨當一面的第七個年頭。面對工作的七年之癢,新思惟的跨界講堂來得有如及時雨,火速搶下兩席座位。在大環境沒那麼快改變的情況下,先想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小環境。

面對破窗效應的建議

 

跨界論壇以李紹榕醫師的醫療趨勢回顧緊張開場,短短二十分鐘,李醫師精準的回顧及預測台灣醫療的走向,讓人腎上腺素快速分泌,睡意全消。破窗效應加速醫療崩壞,我們該怎麼做?

 

李醫師除了分析了四條可能的路之外,不忘提醒大家「烽火連天,注意安全」。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「專業好,就捍衛他」這句話,不愧是台灣醫龍,霸氣外露,是啊,我也以我的專業為榮,加油!

背後的故事才是關鍵

接著是陳建華以及陳建行醫師的創業甘苦談,或早或晚,兩位醫師在決定以侵入性疼痛治療為志業之後,一步一腳印地朝目標前進。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了兩家成功的診所、兩位快樂的醫師。

 

但是沒有這四十分鐘的短講,我們不會知道,除了細心慧眼觀察到市場的需求外,背後的那些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。而具有熱忱,才能支撐他們度過死亡幽谷(無殼蝸牛有車貸、沒收入卻有支出的日子)。

 

 

聞名不如見面的第一名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19

跨界,只是剛好而已。

 

作者:嘉義基督教醫院 麻醉科 吳玉雪 醫師

 

 

跨界,只是剛好而已。

 

 

期待參加活動到失眠

 

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新思惟的活動,雖然之前就知道有新思惟,也在臉書上看了相當多訊息文章。(當然也按了很多次讚囉!)不過,想參加的的活動,一眨眼就被秒殺了!(好啦,也是因為錢的因素,有思考遲疑了一下 XD!)這次有那麼多高手短講,可一睹眾高手風采,並且看看是否真的名不虛傳?!機不可失!當然要參加囉!

 

演講的前一天,我失眠了!因為看課前問答時,腦中產生很多的思緒翻攪,情緒也包含著期待、興奮與惱意。期待興奮有更多的觀念翻轉,和吸收高手的經驗歷程,卻也更惱現今的環境,竟然逼一堆人不得不熱切地尋求跨界。

 

 

找出天命,並準備好,成功就屬於你。

 

這天的跨界活動,最重要的,就是無數講者所強調的:「找出天命!」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