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/ 3 / 19

[課前問答] 從醫學中心的螺絲釘,走向新型態執業。

 

作者:陳建華 醫師

 

 

Clive Chen Clinic_banner

 

 

問:身為外科醫師,除了醫美之外,還有哪些地方可以跨界?(外科部住院醫師 女 29歲)

 

答:由於外科的養成教育非常辛苦,因此一旦訓練成熟,外科的技術能力會成為很大的優勢。要盡可能將原有的優勢充分應用到跨界的領域。

 

舉例而言,神經外科或骨科醫師對於疼痛相關的解剖學很熟,適合發展影像導引疼痛治療;心臟血管外科可以發展如靜脈曲張治療等;大腸直腸科可以發展大腸鏡健檢或痔瘡的微創治療等;一般外科或小兒外科可以發展疝氣治療或漏斗胸手術的強項;消化外科可以發展減重手術;胸腔外科可以跟健檢結合做微創切片手術。其實都相當有發展性。

 

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外科醫師的很大優勢是「你可以做的別人不一定可以做,別人可以做的你幾乎都可以做」。當然,再大的優勢都只是一個起點,真正在市場上能夠生存的,是「做得好, 做得精」。

 

 

問:以自身工作的腦中風醫療為例,受限於健保給付的框架,很難發展創新的治療,例如:MR perfusion scan,怎樣突破?(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男 37歲)

 

答:其實在一個自由經濟的社會裡,只要你堅持做有價值的事情,大部份的時候都會得到對應的報酬的,只是這樣的報酬不一定是以金錢的形式。舉例而言,像是讓你成為台北市長等。

 

發展創新治療在剛開始,是要靠自己(醫院或醫師)的資源(時間及金錢等)去投入的,健保或民眾都沒有義務贊助創新治療的起步階段。等到你發展成熟並且足以說服人你的創新服務是很有價值的,你才會擁有一定的定價權。當民眾對得到你服務的渴望很大時,你認爲健保還有辦法框住你嗎?例如:你可以跟非健保體系的 Clive Chen Clinic 合作……等。

 

 

問:外科醫師的養成常建立在師徒制,似乎在發展突破的資源及心態上較有框架束縛。如何找到跨界的切入點,如何平衡或兼顧理想與現實環境,該選擇什麼時機毅然拋下常規的負擔,又如何調適對未知失敗的恐懼,需要前輩分享指點。(減重外科主治醫師 女 31歲)

 

答: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與價值選擇,每個人的「平衡」定義並不相同。當你對於追求理想的渴望很大,例如:連「薪水領全科最低 / 無法買房子」都變得不那麼重要,那麼毅然追求理想通常才是這個人的「平衡」。

 

對未知的恐懼是人類的原型,它是無法調適的。同樣的道理,當你對於茫茫大海前方的新大陸充滿熱情與渴望時,航行過程中的風雨交加就變得不那麼難以承受了。

 

至於「如何找到切入點」,「如何達成理想」就需要策略,而策略是一門 _______ 的藝術。只要能參悟這兩個字,可以大大提高達成理想的機會。這個部分就等演講的時候再來跟你分享。

 

 

問:當初讓講者們選擇自行開業,不留在健保體系內,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?(麻醉科主治醫師 男 37歲)

 

答:我主張醫師應該有充足的主導性,幫病人打造最佳的治療計畫,並協助整合健保與非健保資源。把自己的角色從健保體系的員工調整為打造病患健康的「建築師」。以下為我創業初期寫下的文字,交代了自行創業的原因:

 

台灣醫療走「計畫經濟」路線,必然產生許多的盲點與漏洞,造成醫療崩壞,使得醫療的價值與利潤脫鉤。舉例而言,明明覺得對病人很好的治療,但是健保給付太低,甚至帶來虧損,就算醫師願意做,醫院也可能不歡迎。同樣的道理,有些醫療對病人實在不太需要,但是因為體制的漏洞,反而利潤很高,自然會誘導醫師或醫院去衝量。

 

Clive Chen Clinic 創立的目標,就在於將價值與報酬緊緊結合,我們要創造一種機制,透過為病人生命創造價值來獲取報酬,不是透過藥品,也不是單純透過術式,因為沒有細心評估病情,就匆匆給予病人的藥品與術式,對病人不但沒有價值,甚至是有害的。

 

記得創立之初,我跟學弟妹講,我要一步一步證明給大家看,追求良善,為病人的生命創造價值,還是可以有報酬,甚至可以有更高的報酬。當然,我會這麼講,是因為我不只是一個神經外科醫師,也是個經濟學人。經濟學人的重大任務,就是透過機制來創造價值、創造多贏,而既然我是個神經外科醫師與疼痛醫學醫師,自然會努力為神經外科與疼痛治療的領域創造價值,創造多贏。

 

創立之初還跟朋友同事說,只要每個禮拜,我們有為一個病人的生命創造價值,Clive Chen Clinic 就會繼續經營下去,創業已將屆一年,這句話依然堅定。

 

– Mar 1, 2013 于台灣彰化 –

 

 

問:想請教以疼痛為主題的全自費診所經營模式,除了「勇氣」與「專業」之外,還有什麼必須準備好的能力?另外是否可以分享一路走來慘痛的經驗與教訓,可作為後進的借鏡。(麻醉科主治醫師 男 38歲)

 

答:為了捍衛醫業的順利執行,我們其實需要許多的「跨界知識」,包括「財務/會計概念」,「醫療相關法律」與「溝通領導能力」非常重要。與待在醫院最大的不同,其實不是當老闆與當員工的差別,而是開立診所就像是赤裸裸地在市場上競爭,給人「秤重秤輕(台語)」。不再有「台中榮總醫學中心」這類的保護傘。

 

你也會開始體會到什麼叫「人走茶涼」。你會對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更為瞭解。強烈的資源有限與失去大廟加持的雙重刺激下,將逼出你的各種跨界能力。你會發現原來你比自己原先想像的,更為堅強!

 

至於慘痛的經驗與教訓,自己的確因為「溝通技巧」上的不足,經歷一些頗為心酸的事,但是因為太心酸了,我們見面再談吧。

 

 

問:成立自己的診所,在診所的紅海中,如何確立個人品牌?另外,目前國內對於自費的藥品醫材以及治療等等,由國家掌控其定價權,是否會限縮自費的市場空間?又如何因應?(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女)

 

答:在你提供醫療的服務項目裡,找一個您感興趣有熱情的項目,好好發展它,「念念不忘,必有迴響」,它會是建立個人品牌的最重要一步。只要台灣還是民主自由國家,自由市場蓬勃發展,請不用擔心,好好發展自己的強項才是王道!只要可以端出一道好菜,例如:非健保體系的 Clive Chen Clinic 等都會渴望與你合作。

 

至於在診所紅海中,怎麼突圍,怎麼發展一個足以生存的個人特色,就需要策略。而策略是一門 _______ 的藝術,演講的時候我會跟您分享。

 

 

問:在開診所的過程中,常常會有顧客攀親帶故要求打折,感覺專業不被尊重,要如何拒絕這些要求?讓對方理解專業的價值?(牙醫診所院長 女 33歲)

 

答:這幾年來為了克服這個問題,用盡各種方法。發現最好的應對方式是「面帶微笑且有耐心地聆聽顧客對打折的要求」,然後再「面帶微笑地一樣收費」。至於專業的價值?應該勇於讓顧客去感受認定。舉例而言,MacBook Pro 好不好應該是顧客說的算,而不是庫克(現任蘋果電腦總裁)。

 

我們希望顧客有雅量了解我們對專業及定價的堅持,我們自然也需要有雅量接受民眾的價值選擇。講白一點就是「你有權可以不降價,他有權可以不購買」。

 

 

問:現今眼科的發展已走向高科技儀器的軍備競賽,手術機器動輒上千萬,若無此雄厚資本,亦不想走向醫美,在如此嚴苛的健保條件下(給付低),如何走出一條生路?這樣的環境是否還適合自行開業?或是待在廟裡(醫院裡)就好?(眼科主治醫師 女 37歲)

 

答:其實在健保體系下,自行開業與待在醫院的差別已經愈來愈小,因為某種程度而言都像是健保的員工。我會建議您應該要思考的是,不管自行開業或待在醫院,您有沒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服務,有沒有個人品牌?至於「手術機器動輒上千萬」的眼科環境,除非本身資金雄厚,應該用合作或租用的方式來使用這些設備。創業者有限的資金應該用在更值得的地方。

 

至於如何走出ㄧ條生路,就需要策略,而策略是一門 _______ 的藝術,這個部分演講的時候我會跟您分享。而當您發展出個人品牌後,其實不管待在醫院或自行開業,您都將擁有更大的自由。

 

 

問:創業之前必先擁有特色,但如果這個特色必需要當下老闆投資設備(ex. 超音波),如何說服老闆:「我的點子夠屌,值得你投資?」(腎臟科總醫師 男 31歲)

 

答:當初我要發展整合式疼痛治療中心時,坦白說我說服不了任何老闆,其實在創立 Clive Chen Clinic 前,我曾經跟兩家醫院談過。其實很多知名的創業家一開始也找不到人投資。於是我自己投資,自己承擔財務風險,創立 Clive Chen Clinic。但是因為資金有限,我集中火力在關鍵設備,如:高解析超音波,但是裝潢花不到二十萬。事實證明,病人在乎你的技術的程度遠遠超過在乎你的裝潢。

 

對於需要運用到昂貴設備的個案,我將病人帶去醫院治療。透過資金集中火力在關鍵項目,並透過合作模式來使用昂貴設備,是可以精實創業的。至於如何說服老闆投資這一點,實在不是我的強項,就由其他人來回答吧。

 

至於我在台中榮總時,超音波機器怎麼來?當初我從 UCLA 進修神經調控及疼痛治療回國後,想要建議科內(神經外科)買超音波機器,才發現原來科內早在兩年前就買了,只是因為沒人在用,被神經內科借去用了。於是我回國後再把超音波機器拿回科內。與超音波機器幾乎朝夕相處,被神經外科同事戲稱為我的「小三」。

 

 

問:離開醫院後,要如何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自我精進,以及培養第二專長提升競爭力?(診所醫師 女 33歲)

 

答:最有效率及最好的方式就是參加各種專業工作坊,認識這個領域的大師,跟他們請益。

 

Clive Chen Clinic 每年約辦六場高層次超音波工作坊,我們就是透過工作坊跟各領域超音波大師學習,精益求精。如果是要學習類醫療 (paramedical) 的專業,如:醫療統計學健保資料庫等,新思惟國際的工作坊是很好的選擇,它幫你節省了生命中最寶貴的時間。

 

培養第二專長就要看你的興趣,選定一個你想發展的第二專長,剛開始辛苦一點的學習,一旦越過一個閥值以後,就會漸入佳境,有了成就感後,就可以自動自發地樂在學習,甚至於進入「你以為我在玩樂,其實我在工作;你以爲我在工作,其實我在玩樂!」的境界!

 

至於如何將第二專長與本業互為運用提升競爭力,就需要策略,演講的時候再跟你分享。

 

 

追蹤新思惟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