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 / 12 / 27

從醫學中心的螺絲釘,走向新型態執業。

 

講者:陳建華 醫師 / 導讀:蔡依橙

 

 

Clive Chen Clinic

 

 

年輕世代出道現況

 

陳建華醫師,訓練成長的道路,跟大多數的年輕醫師一樣,在醫學中心學會各種武藝。但台灣的醫療總資源成長停滯,前面又有許多前輩長輩,導致後進者不管在刀房、加護病房,甚至普通病房的分配上,都相當受限。

 

遇到需要手術的患者求診,手術時間不確定、加護病房使用不確定,甚至連簽床都簽不進來時,專業醫者的能量花在拜託、喬床、溝通,而非專注在手術與照護本身,這是嚴重的資源浪費。

 

 

從經濟學的觀點看

 

建華常說:「我是個經濟學人,所以看事情會從經濟學的方向看。」效率低落、資源錯置,怎麼看都不是正確的狀態。

 

所以,與其用自己幾十年的生命等待,不如親手開創未來。

 

 

自己功夫自己練

 

於是,他用醫院閒置的超音波,做別人沒在做的領域。神經外科最高的榮耀,就是開腦,其次脊椎,而他卻願意去做沒有人看得起、沒有人願意做的周邊神經,用超音波,把一條一條神經看清楚、找出來,並用精準的定位與入針,去對病灶做介入與治療。

 

 

會被嘲笑的夢想,才有實踐的價值!

 

在這個過程中,他仍有更大的夢想,希望用互信與互助,與老師朋友們,建構更完整的病患服務網路,讓患者能獲得最高品質的評估,也有機會就近獲得治療。多數時候,大家聽聽也不覺得這些事情真的能做成。但,當初他決定離開醫學中心,靠超音波介入治療開業,大家也不認為會成功,一年多以後,不只求診患者排程數月,甚至還有餘力持續拓展更多據點。

 

你有夢想嗎?別人不看好嗎?那您一定要來聽聽建華怎麼說!

 

 

活動內容

 

 

編按:以下是陳建華醫師,在創業將屆一年時,所寫下的文字,很能讓人感受到,一個醫師走向創業之路的心情。

 

陳建華醫師 示範 超音波介入

 

2012 年三月份以前,我是醫學中心的神經外科主治醫師,完整的公務員福利以及眷舍,也是曾獲派出國進修的醫學中心重點栽培對象。

 

在 2009 年十月回國後,兩年多期間,盡心盡力為栽培我的台中榮總創造價值,包括開發術中 3D 影像導引系統 (Zeego) 的神經外科手術運用,目前已成功運用於抽取腦中風出血,造福許多病人,並代表台中榮總於國際會議演講發表超音波論文三次。

 

然而內心的渴望蠢蠢欲動,再也抵擋不住,就像每個人終究有一條他必須走的路。而創業,就是我終究會選的一條路。

 

我很從容地在 2012 年一月遞出辭呈,於 2012 年 3 月份離職。不只離開了醫學中心,更獨立於健保體系,創立 Clive Chen Clinic。

 

有同事朋友們問我,為什麼這麼有自信?

 

我的從容與自信,並不是因為我有把握可以創業成功,而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個創造價值的旅程,讓我的生命活得深刻,不管有沒有所謂的「創業成功」,對我而言都是相當值得的旅程。這樣的想法給了我從容,也給了我勇氣。

 

台灣醫療走「計畫經濟」路線,必然產生許多的盲點與漏洞,造成醫療崩壞,使得醫療的價值與利潤脫鉤。舉例而言,明明覺得對病人很好的治療,但是健保給付太低,甚至帶來虧損,就算醫師願意做,醫院也可能不歡迎。同樣的道理,有些醫療對病人實在不太需要,但是因為體制的漏洞,反而利潤很高,自然會誘導醫師或醫院去衝量。

 

Clive Chen Clinic 創立的目標,就在於將價值與報酬緊緊結合,我們要創造一種機制,透過為病人生命創造價值來獲取報酬,不是透過藥品,也不是單純透過術式,因為沒有細心評估病情,就匆匆給予病人的藥品與術式,對病人不但沒有價值,甚至是有害的。

 

記得創立之初,我跟學弟妹講,我要一步一步證明給大家看,追求良善,為病人的生命創造價值,還是可以有報酬,甚至可以有更高的報酬。當然,我會這麼講,是因為我不只是一個神經外科醫師,也是個經濟學人。經濟學人的重大任務,就是透過機制來創造價值、創造多贏,而既然我是個神經外科醫師與疼痛醫學醫師,自然會努力為神經外科與疼痛治療的領域創造價值,創造多贏。

 

創立之初還跟朋友同事說,只要每個禮拜,我們有為一個病人的生命創造價值,Clive Chen Clinic 就會繼續經營下去,創業已將屆一年,這句話依然堅定。

 

Mar 1, 2013 于台灣彰化

 

 

活動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