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高醫 口腔外科 施亦倫 醫師
我想,很難再有比這場更棒的論壇了。
更正確的說法是,唯有新思惟,才能創造出一次又一次大開眼界的學習體驗。
跨界論壇之旅就此展開
4月12日,在搶秒殺報名的激情都快退去時,期盼已久的跨界論壇就此開展。
李紹榕 醫師 –
「不管你跨界到什麼地方,不要忘記你始終是個醫生。」前陣子,才因醫療糾紛事件和紹榕醫師的可愛太太 Debbie 聯繫,在那慌張的當下,她以自身所遇到,以及李醫師的經驗給了我很多幫助。
「醫療寒冬裡的送暖」一點都不為過。但我更確信的是,在論壇中的所有醫師們,心底一定有個感慨:「我只是想好好當個醫師而已,為什麼會這麼難?」
李醫師和 Debbie 這一對神鵰俠侶,無非是提供了一個樣本,如何在自保和初心中取捨,醫者可以擁有很多能力或者手段,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想幫助人的初衷。
陳建華 醫師 –
「身為ㄧ個醫師,就是用心為病人生命創造價值。」陳醫師談到「心」的部分時,和我的感受最為契合。
在座聽眾們若已有起起落落的人生經驗,就能感受到陳醫師所說的,「專注不見得會成功,更常含有運氣成分在。」但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?是你的核心價值,是對自己的期待在哪裡。
如果你是答應別人ㄧ件事,就ㄧ定會把它作到好的人,那就能建立信譽。而有信譽的人,全世界都會歡迎你。如何做到好?就是技巧跟用心度的問題。從陳醫師身上可以看到的是「拼命學習,拼命找資源,不限領域抓取所要的。」建立起比別人高一百倍的高度技術後,來捍衛真正想做的專業。
陳建行 醫師 –
「我能掌握時間跟分配資源。雖然錢賺少了,但卻可以好好運用時間,人生不用什麼都被牽著走。」
我本身也有一些跨界發展的嚐試,但當花時間在學習實作的同時,看到別人是換生活更富裕無虞的保障時,多少心會有些不確定。人生的價值究竟在哪裡 ? 社會、同儕或旁人的眼光已影響太多事情,當我們有選擇時為何還要忽視自己 ?
「創業,根本沒有準備好的時候,只是遇到解決它,然後持續努力進步的過程。」這個年頭創業就跟壯遊一樣被過度美化,不如說是實踐心之所愛。沒有所謂何時是準備好的,現在,就是最好的時候!
藍弋丰 總監 –
「我最得意的事,是我在科技新報報導的新科技,這些公司最後都會被 Google 買走。」藍大這番話,醫界的人可能沒那麼有感覺,但如果對創投或新創有所涉略的人,必定為其眼光精準而感到佩服。
說起來,藍大算是我跨界的啟蒙或者半個同事,當初開始寫稿時,就是參考藍大的寫作方式和閱讀的網站,慢慢找出自己的模式,因此更認同他所提及的醫療跨界優勢:「Thinking process:鑑別診斷,處理大量資料及處理濃縮的能力,危機處理及風險管理。」
多方位發展並沒有那麼難,尤其是醫者每天都在處理攸關性命的抉擇,沒有什麼學習比這個代價更高了。
陳志金 主任 –
主任風趣幽默,給的建議務實誠懇,的確給想出國行醫的人不少省思方向。
學習之旅 一樣精彩
陳畊仲 醫師 –
是口腔外科學長,住院醫師訓練時就曾受其照顧,坦白說,在口腔外科這麼小的專業圈子裡,能有個願意深植實力,進而跨界並創造更好的自己投入教育的人,就像在高牆裡看見一個可突破的希望。
陳育群 醫師 –
陳醫師的領域我較少涉略,但他講的一句話讓我對跨界充滿信心,他說「醫生連食道Esophagus 這麼沒邏輯的單字都能背了,程式(coding)是發明給人看給人學的,ㄧ定會的啊! 」建議從有興趣的領域開始,沒有誰天生就會,無非都是從零到一。
楊斯棓 醫師 –
太強,第三次遇到已太熟。總結心得:他的精進沒有極限!
蘇迎士 醫師 –
「如何跨界?黏附、成長、聚集、壯大、擴散」沒有人能預期跨界能到什麼樣的高度,將自己帶到什麼地方,也只能一步一驅地前進。
蔡依橙 醫師 –
「這個年代,不是要作到好,是要超級好,才有機會被人看見。」 蔡校長就是創業者,不單是橫跨,而是直接將自己拔起丟到一個新區塊,我認為蔡校長的建議非常適用,「創業,就是找出差異化,發覺出自身匱乏與不同點,解決並放大它!」
如同前面好幾位講者的建議,成功大要件,就是建立區隔性與難以競爭的高度。
鄭伊廷 工程師 –
「我無法忍受停滯而毫無所覺,所以面對喜歡的事,凡是橫擋在前面的,我就會殺掉它。」她是我私心最喜歡的講者,因為有我喜歡但鮮少存在女性族群的特質:可愛、直白,行事又非常酷。
簡單來說,沒有什麼所謂困不困難的,就是遇到解決如此而已。所以 XDite 給的建議:「職場直升機密技:實戰!絕不能自己練功,就是要被罵被鞭才會快速成長。」,「練到天下第一也只有ㄧ個人的力量,而作產品就需要團隊合作,且需要專案管理技巧及團隊領導才能極大化產出。」
這都是不存在於醫界的競爭心法,因為她的分享,讓我對創業又有更多想像。
林之晨 創辦人-
「想要創業的人士,我建議你們寫網誌,這是進步最快的方式。尤其是專業者,應該建立起自己發聲的管道,不要讓別人決定你願意分享自己給世界的價值。 」
讀 Jamie 網誌已久,也剛看完他的創業書,對於入門者,他的觀察跟建議會是很好著手的研究點。
醫療環境的改革,需你我一同努力完成。
論壇過後,剛好有機會和一個非醫界的創業者見面,當我提起剛結束的新思惟論壇時,他十分訝異居然有此活動,而且規模及內容能如此豐富而細緻。
現今醫療跨界其實是一種初起的風潮,但多轉為自費門診、藥廠或法律路線,我當然希望以台灣醫師高素質能力,在其他領域同樣大放異彩,但最重要的如同李紹榕醫師所說的:「不要忘記你始終是個醫生。」
怎麼真正改革醫界環境,讓大家能安安心心當個好醫師,這才是跨界之後,回饋的力量跟價值。
追蹤新思惟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