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/ 4 / 17

13 位講者的探索歷程解答了我的疑惑

 

作者:曾如禎 小姐

 

 

13 位講者的探索歷程解答了我的疑惑

 

 

參加新思惟論壇的偶然

 

這場以醫師為主要參與族群(主辦者、演講者和學員)的論壇,自己算是闖入另一個領域的跨界者,致力於文化工作的我,過去幾年錯置在公部門從事文化行政,在繁瑣的行政制度框架下,創新力愈顯乏味。

 

報名新思惟的偶然,主要是工程師男友的鼓動,他也是受漫畫家朋友去年參加《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》後大力推薦,可見新思惟國際的口碑,不分領域都受推崇。

 

在沒有預設論壇內容的情況下,當日課程聆聽來自醫界的專業分享、產業困境或創業過程,發覺原來每個領域的工作者都有相同的困境,自覺在無奈又重複的工作消磨裡,努力尋找其他發展的可能性。

 

 

打動人心的探索歷程

 

由 13 位講者分別就醫療、學習、創業跨界經驗,詼諧生動但也歷經酸甜苦辣的摸索,他們的探險解答了我目前部分的疑惑,決定跨出安定但不滿意的現狀,關鍵因素取決自己想成為「○○○」。

 

一開場蔡校長的引言:「機會會在奇怪的地方出現,敵人也不一定是你想的那個,唯有做好應變,迅速跨界,才是當今生存之道。」切中要害,點出未來局勢不知道會往哪裡走的變化莫測,過去和現在不會是未來的延伸,因此傳統價值觀的好職業、社會地位、成就等優劣都會洗牌。

 

蔡校長在醫師執業時,就做好創業的訓練準備,並非是要創業才當醫師,而是經歷醫療界高標準的專業訓練,運用在創業所面對的不確定和處理危機的能力。

 

 

回歸做好一件事的單純,不被社會的價值觀動搖。

 

陳建華醫師在組織嚴密的醫學中心執業時,仍堅持自己的原則,耐心給每位患者 30 分鐘的看診時間,這種工作精神在 Q&A 陳醫師答覆的一句話:「因為我只想好好當個醫生」,真誠的心聲令人動容,也可以套用在各個領域工作者的初衷。

 

我們原本對於工作充滿熱忱,但外在社會的價值觀會動搖我們堅持的力量,要有體面的職業、收入、資產、伴侶….,卻不在乎自身喜好的感受、腦袋的思辨能力、或對社會的關懷程度,回歸做好一件事的單純,兢兢業業在自己的領域耕耘。

 

藍弋丰總監接受完醫學系訓練,立即實踐跨界的勇氣,他舉出當時面對的困難:overqualified、stereotype、opportunity cost and lack of second skills,這也會是多數轉職者的困境,但藍總監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寫書、創作、翻譯,在文創產業發展的有聲有色。

 

最後套用楊斯棓醫師的講題,他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因此比別人來勁又做得好,環臺演講 200 場的計畫,在於「幫助任何一位聽者拉回正途」即能獲得欣慰,學習除了醫學專業外,房地產、演講等等都是他實踐精進的成就感來源。

 

當然追求跨界並不單是追求自我實現,論壇講者將自身經驗再擴散出去,成功的人生有多種型態,不願遵循主流價值觀者,也能開闢另一番天地自得其樂。

 

 

追蹤新思惟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