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/ 4 / 18

新思惟的大活動,總是名稱與內容不符。

 

作者:陽明大學 傳統醫藥研究所 鄭安斌 博士生

 

 

125_MECO_20150412_004

 

 

新思惟的中心思想是個「人」

 

新思惟的大型研討會,我很幸運的參與了 2013 年初的「年輕世代 優勢何在」、2013 年底的「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」、2014 年的「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」以及 2015 年的「新思惟論壇:跨界」。

 

這些心得總結起來,先講結論:新思惟辦的活動,名稱與內容不符(無誤)。且聽我娓娓道來……

 

自從上次發現「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」的重點不在「研究」;「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」重點不在「醫學教育」;這次的「新思惟論壇:跨界」,當然也不是跟你講「如何跨界」。

 

咦?!那可以退費嗎?(誤)

 

更有趣的是,這些活動其實都在傳達一個核心:「『人』的價值」。用我自己比較能吸收的說法就是:「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?」

 

 

精準的破題

 

這次的活動主軸,蔡依橙校長的破題極為精準:「機會會從奇怪的地方冒出,敵人常常也不是你本來想的那個,準備好,迅速應變、迅速跨界,才是當今世界的生存之道!」這個觀念我相信是校長的心法。

 

從「年輕世代優勢何在」,校長就提過「典範轉移」的概念,在當今這個變動劇烈的時代,不能依靠上個世代的典範,尋找下個世代的優勢。

 

 

這是一個「無界」的概念

 

接下來的 13 位講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,看「跨界」這件事情。我最喜歡陳畊仲醫師的說法「不是跨界,而是『無界』」;跟蔡校長的「本業努力做,對創業一定有幫助。」相呼應。

 

也如同陳志金主任說的「情感因素 VS 專業考量。你在逃避現況嗎?」如果今天我們想要跨界、轉行、出走的理由是因為本業待不下去了,那我們怎麼知道下一站會更好?所以培養好自己的專業與能力才是生存最重要的心法。

 

 

講師們的演講摘要

 

李紹榕醫師站在醫療崩壞的前線,結合法律,告訴我們下階段的生存心法。在醫療專業上,陳建華醫師與陳建行醫師分別分享了自費診所的經營心路歷程。陳建華醫師說「我只是想當個好醫師」讓我非常感動;陳建行醫師則說「我們的獲利來自為病人創造的價值」。已離開醫界的林昱軒醫師、與藍弋丰醫師則告訴我們,在醫療中訓練所獲得的能力,也是能在其他專業領域生存的能力。

 

已經是專業講師的楊斯棓醫師,分享了火星爺爺的「跟『沒有』借東西」、以及 TED 告訴他的事。陳育群醫師結合數據探勘,回答許多在醫療面或產業面上的實際問題。

 

蘇迎士醫師分享在醫院,如何進行內部創業的關鍵。蔡依橙校長總結了自己目前的創業關鍵。而非醫師身份的 Mr. Jamie 跟 XDite 則是火力全開的告訴我們:「創業比你想像中的難」。

 

 

他山之石可以攻錯

 

這場研討會精彩在哪?我覺得一如以往新思惟的活動:「講者是講真的。」短短 20 分鐘的演講,都是每位講者數年生命歷程的精華。你願意領全科最低薪嗎?你願意一週看 18 節不能陪家人嗎?你想被內鬥嗎?你願意花 50 萬來分享經驗嗎?所以聽了一整天,彷彿跟著講者們活了那段時間,真的有被重開機加充飽電的感覺。

 

重開了什麼機?再次確定面對困境、壓力時,問自己:這是我的熱情嗎?這是我的天命嗎?我願意死也要成功嗎?如果答案是 Yes,那怎麼會有困境呢?

 

充飽了什麼電?原來有那麼多心法可以成功。找到差異化了嗎?跟世界學習了嗎?找到熱情、能力、市場三者的交集點了嗎?

 

感謝飛天小女警 新思惟(瑋編按:大眼睛有像),我們又度過了愉快的一天,然後有勇氣跟熱情面對每一天。

 

 

追蹤新思惟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