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/ 4 / 15

一場很舒爽的團體治療

 

作者:高醫 精神科 林奕萱 醫師

 

 

LinIH

 

 

從「追星」演變為「團體治療」

 

報名的時候,主要是為了追兩個星:藍弋丰醫師和林煜軒醫師。一個是蔡校長口中的天才,另一個是精神醫學界景仰已久的青年新星。但除了完成追星之外,再一次,蔡校長和新思惟國際,又為一大群的醫師(也有些非醫界的學員),進行了團體治療。

 

這次比較不一樣的是,加入了兩個非醫界的超強講者壓軸,慘電這群號稱是全台灣最聰明的頭腦,他們是鄭伊廷 XDite林之晨 Mr. Jamie,但被電得服服貼貼,是一場很舒爽的團體治療。

 

 

聽演講還被嗆…… 但,很爽!

 

「如果你的朋友正在創業、正在死亡之谷,你一定要嗆爆他」、「對,嗆爆他!」、「絕對不要安慰他、不要找他吃飯,就是要嗆爆他,不然他就是沒有決心創業!」這是鄭伊廷和林之晨在課後 Q&A 時的對話。很嗆,但很爽。

 

過去蔡校長的課程模式,都會有課前問答,然後在課程開始和報到當天,就會在網站上、以及報到後拿到的提袋中,看到、讀到講者溫馨的諄諄教誨;而在演講結束後的課後問答,常常也會出現溫暖、堅定的提醒和經驗分享……

 

但這次,林之晨的課前問答,就已經「先嗆了」大家一次,但這些「嗆」,其實也反映了我們在醫學訓練當中,並不缺乏這些反思,只是似乎被「醫療」所框架住(不過演講時還是滿溫暖的啦)。

 

而 XDite 則是在演講過程中,用四個轉捩點、兩次的「全劇終」以及整場不間斷的自嘲和理所當然的自豪,用他的天賦和努力,「嗆了」在場的大家,但完全令人心服口服。

 

更令人佩服的是,他收掉自己正在賺錢的公司、對抗最大的敵人 ── 自己,是因為不希望拖著團隊成員留在台灣。加入世界一流的團隊,用更快、更遠的眼光看世界,這是多可怕的視野,而他才 31 歲。

 

 

共通的成功模式

 

聽完這 13 位講者,其實都有共通的成功模式(我想,應該所有的成功模式也差不多是這樣?)順著自己的興趣、熱情、努力、堅持、累積,或者找出差異、做出市場區隔,然後開創機會,或是「機會會在奇怪的時間出現」,接著持續努力,邁向成功。更重要的是,不把目光侷限在台灣,而要將戰場拉到全世界!

 

但也不是一味崇洋媚外,仍得仔細分析優缺點(如今天陳志金主任,對新加坡醫療環境的剖析),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。

 

人生到最後,很多事情並不是「為做而做」,而是一路積累而來,最後開花結果,回頭審視才發現步步走來都是養分,成就最後的花園,這也呼應了蘇公今天的「再怎麼廢的地方,都要奮力開出一朵花」(但今天的講者個個都是沃土啊!)

 

陳育群醫師從對電腦有興趣、發展到用程式解決研究、臨床和行政問題、甚至幫朋友決定開業的地點;陳建華醫師,大學時因興趣參加經濟學相關社團,而有助於後來經營自己的事業;以及過去論壇曾分享過的劉育志醫師,他的寫作興趣、累積到後來成為寫作事業;更別提蔡校長楊斯棓醫師長年的網路耕耘,累積至今成為網路名人。

 

 

興趣、觀察力、毅力

 

這些道理人人都懂(不懂的,今天的講者和老師也教了),但點明之後,要撐起這些道理,還得靠幾個難教的難題:「發掘並了解自己的興趣、觀察力,以及堅持下去的毅力。」

 

 

追蹤新思惟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