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/ 4 / 17

「跨界論壇」之記錄與隨筆

 

作者:展新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徐苙萍 執行長

 

 

MECO_20150412_121

 

 

我的故事以及對論壇的觀察

 

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共做了三次跨界:2011 年文轉商的學習跨界、兩年前從受僱到創業跨界、第三次就是成為新思惟之友

 

這次的論壇名為「跨界」,其實是蔡依橙校長近年在生活、網路上的體會。因為台灣醫療已走入困局,而網路的普及、資訊的流通,造就學習機會的展開,也形成了創業最好的年代。

 

十五年前,我們說 Google 和 Apple 會打在一起,沒人會相信。現在,我們意識到:「無論在什麼產業、無論是不是社會上的頂尖人士,不是我們要不要跨界,而是就算我們選擇待在自己的世界裡,別人也會跨界進入我們的世界。」

 

 

醫療跨界

 

回顧 2014 年的台灣,社會不平靜,醫療產業也走向崩壞。平天下之前,得先修身、齊家,治國;尋找未來道路前亦是。先看清現實,接了地氣,夢想才不會漫無邊際。

 

 

崩壞跨界:2014 台灣醫療趨勢回顧 / 李紹榕

 

過去李紹榕主任常說「站在崩壞的現場看崩壞」是非常詩意的一句話。在演講,他要我們記下最重要的兩個法條:醫療法第 73 條以及民法第 227 條,因為死去只會被遺忘,所以我們一定要先學會活下來!

 

李紹榕主任對台灣醫療產業未來十年的總結下了這樣的標題:

 

  • 政府破產,破窗效應加劇。
  • 反烏托邦思想興盛。
  • 翻轉 FLIP
  • 小而美的新形態,五大科專科醫院興起。
  • 大陸投資加計基層人力培育,放棄純硬體投資概念。
  • 烽火連天,當心自身安全。

 

 

從醫學中心的螺絲釘,走向新型態執業 / 陳建華

 

陳建華醫師用經濟學的角度看事情,捨了高薪、捨了升遷;取了為病人生命創造價值、取了精進臨床技術,打造超音波核心技術,成功累積 Clive Chen Clinic 最珍貴的信譽。

 

如果你可以改善一個人的頭痛,心情絕對比住豪宅、開名車來的自在平靜;「我只是想好好扮演一個醫生的角色。」是陳建華醫師跨界的初衷。如果你和我一樣,沒有在陳醫師的團隊裡待過,一定覺得這就是一股傻勁成就的夢想,但是唯有真正做到最後,才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

 

 

從健保走到自費:忙碌中不忘追求卓越 / 陳建行

 

回顧這條漫長的道路,陳建行醫師自述根本沒有準備好的時候。所以遇到困難,就是想辦法解決它,然後就會進步一點點。換作是我們,在忙碌、卻高收入的狀況下,能有決心突圍嗎?能有一樣的毅力跨界學習嗎?能有勇氣放下一切重新開始嗎?

 

陳醫師開業一年的感想就是:

 

  • 找出差異化
  • 需要技術門檻(越高越好)
  • 打造理想環境
  • 創造價值

 

 

到業界發展前,你可以做的準備 / 林煜軒

 

林醫師從本土研究看醫生的過勞,以及發表多篇的原創學術論文跨界至藥廠。從中發現專利懸崖 (Patent Cliff)、date communication、藥廠業務應有的穿著等多層面的探討。跨界比的不是行頭,而是腦袋裡的專業知識。

 

 

跨足業界:醫學訓練的優勢與劣勢 / 藍弋丰

 

醫學系畢業就離開醫療產業的藍弋丰醫師,是這幾位醫師裡,我最欽佩的一位。(那當時為何不考轉學考呢?我知道,總在繞了一圈後,才會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。)

 

頂著醫學系畢業的光環,有苦也有甜。最苦的就是 Over qualification、刻板印象所造成的障礙:條件太好,高攀不起。這和剛畢業的我一樣,有種非常特別的差別待遇,要嘛主管質疑:你有雙碩士耶!怎麼會考來我們公司面試。(就算是上市公司,還是會被這樣問,所以面試過後,主管發了封信,說因為我沒有工科背景,所以婉拒我了。)

 

甜頭就是:Thinking Process, Differential Diagnosis, Massive Data, Crisis Management, Risk Management, Medical Emergency 以及 Contact 全都具備。(這個我就缺少太多,所以,實在是很羨慕聰明的醫學院畢業生)

 

 

到其他國家行醫前,你需要考慮的 / 陳志金

 

就像做決策一樣,我們要做很多的分析,得到最適當的結論。到其他國家行醫或工作前,我們需要為自己定位,明白清楚地知道,我們是去當「人才」還是「奴才」。花三個月去實際體驗生活,花的機會成本,遠比直接出走後,繞了一圈才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,還要少。

 

從比較的心理(現在的自己、嚮往的自己及之後的自己)去追求更好,是陳志金主任給我們的具體建議。

 

 

學習跨界

 

比起醫療跨界,剛離開學校,且持續在學習的我,對於下午的學習跨界與創業跨界兩個部分,比較有感覺。(蔡校長、藍弋丰所提及的從醫學系學到的大量閱讀、資訊處理能力,是我非常欽佩的地方。)

 

 

跨界學習: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/ 陳畊仲

 

和陳醫師在今年初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會後就變成臉書朋友。在跨界論壇前夕的清明連假,陳醫師還私訊我,讓我再來個課前發問,好讓他調整簡報,將當日的演講做到極致!

 

很喜歡陳醫師在演講中提及的 「真正的知識份子是將自己的知識,貢獻給知識比他低的人,而不是反過來利用知識,去掠奪知識比他不足的人。」我想,這也是我要學習的地方。

 

 

數據時代:程式x資料x探勘x系統 / 陳育群

 

陳育群主任將本次論壇的課前問答關鍵字,歸類成八個觀點:如何、創業、領域、學習、自己、跨界、醫療、醫師。而改變的力量,應該從自己最擅長的地方,去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方式。

 

 

持續精進:學習,沒有極限 / 楊斯棓

 

楊醫師是這場論壇中,我最熟悉的醫師,是我人生第二位醫師朋友,也是我的貴人朋友(從此,我的學習之路可說是跳躍式的前進)。他在參加「醫療生涯策略研討會」後獲得啟發,寫下「你做什麼事情,比別人來勁又做得好,就該深化那部分的能力。」

 

 

部創業:急重症加護之科經營經驗 / 蘇迎士

 

「與其詛咒黑暗,不如讓自己發光!」、「喫虧是福,再怎麼廢的地方,都要奮力開出一朵花。」

 

蘇醫師在二十分鐘的演講,分享了他的科經營策略:

 

  • 安身立命
  • 財務結構
  • 抓緊時機

 

 

醫療生涯中,我所做的創業準備 / 蔡依橙

 

住院醫師時期,蔡校長發現前輩都有辦公室,年輕人沒有,所以他做行動辦公室:只要一台電腦、一張桌子,就能累積知識。二十分鐘的演講內,歸納出在醫院裡面,他就在做的創業準備:

 

一、差異化(匱乏 / 不同 / 解決 / 放大):找出匱乏與不同點,解決並放大它。

  • 相較於已成功者,你缺什麼?
  • 相較於已成功者,你有什麼不同?
  • 你該如何轉換匱乏成優勢,然後放大之?

 

二、全世界(學習 / 高手 / 網路 / 融會):現在輸你沒有關係,我有全世界。

  • 你想變強的領域,高手在哪裡?
  • 用書、網路與活動,向他們學習?
  • 持續變強、融會貫通、自成一家。

 

三、懂團隊(價值 / 加入 / 學習 / 內化):在大機構中迅速學習有關團隊一切事。

  • 你在組織中的利用價值是?
  • 用這些價值加入各種團隊無償換學習。
  • 在醫院受挫,比創業失敗破產的學習成本低。

 

 

從「受僱」到「創業」到「群體受雇」/ 鄭伊廷

 

血淋淋的現實告訴我們:

  • 安逸會消磨一個人的鬥志和衝動
  • 實戰才是最快成長的方式
  • 被老闆罵、被同事鞭,才知道自己有哪裡不足可以改善。
  • 自己練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盲點
  • 喜歡的事就要天天做,當職業做。

 

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才能做得好,才能一直繼續做下去;做得好的事才能得到好的報酬,改善自己的環境,才能接著得到大量的「幸運」。

 

如何跨界學習?如何擠出時間?如何精進?關鍵在於「拋開羞恥心與社會指責,專心玩自己有興趣的東西」,並且勇敢地對擋住我們的人毫不留情,即便這個人就是自己。

 

 

給專業人士的創業建議 / 林之晨

 

決心、學習、策略、執行力,是 Jamie 給各位「專業人士」的建議。

 

所謂七分靠打拼、三分天註定,人類的盡頭,就是上天的起點。

 

 

與大家共勉之

 

我想謝謝那些曾經直接給我回饋的人,尤其是冷嘲熱諷、不看好的,因為你們,才成就現在的我。回頭看,當下接收到回饋時,難免難過、受挫,難免想要用力回擊;但是我知道,情緒要有出口,所以我的發洩管道只有一種,那就是變強!

 

最後,我想用今天蔡校長開頭時的話做結尾:

 

「機會會從奇怪的地方冒出,敵人也常不是你本來想的那個,準備好,迅速應變,迅速跨界,才是當今世界的生存之道。」

 

 

追蹤新思惟國際